小腸細菌過度生長SIBO, 不只是腸胃問題

小腸細菌過度生長(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 SIBO)

✅腸道的「細菌派對」開錯地方了

我們的腸道裡,本來就有上兆的好菌和壞菌,彼此保持微妙的平衡。大部分細菌應該住在大腸,幫助消化食物、合成營養,但如果這些細菌跑錯地方,在小腸開了「派對」,數量還爆表,就可能引發 SIBO(小腸細菌過度生長)。

✅為什麼會出現SIBO?

正常情況下,胃酸、酵素、腸道蠕動、免疫系統,還有小腸和大腸之間的「閘門」都會阻止細菌亂竄。但一旦這些防線出現漏洞(例如腸蠕動變慢、胃酸不足、免疫功能下降),細菌就可能移民到小腸並迅速繁殖

✅SIBO 可能帶來的影響

1. 營養吸收出問題

•腸道被細菌「霸佔」後,食物養分先被它們吃掉,自己反而吸收不到。

•維生素 B12、D、鐵質、蛋白質等營養可能不足,導致疲勞、骨質疏鬆、免疫下降。

•細菌還會干擾膽汁酸,讓膽固醇升高、脂肪代謝出問題。

2. 引發慢性發炎

•細菌代謝產物(例如脂多醣 LPS)會滲入血液,引起全身炎症。

•可能影響心臟(增加血栓風險)、肝臟(加速脂肪肝惡化)、腎臟(加重腎功能下降),甚至讓皮膚發紅、長痘痘。

3. 影響大腦與情緒

•腸道和大腦有「腸腦軸」互通。菌群失衡會影響神經訊號,甚至影響記憶與情緒。

•和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焦慮、憂鬱等都有關聯。

🔬怎麼知道自己可能有 SIBO?

雖然需要專業檢測才能判斷,但如果常常出現:腹脹、脹氣、 腹痛、拉肚子或便秘、不明原因的疲倦、體重下降或上升、皮膚問題、情緒低落,就可能需要留意 SIBO 的可能性。

💡 SIBO 不只是「腸胃問題」
SIBO 不只是腸胃不適,更可能透過營養吸收、免疫反應、代謝途徑與神經系統的交互影響,牽動全身健康。了解並早期識別 SIBO,有助於針對性處理,減少併發症風險。

資料參考:

Roszkowska et al. 2024, 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 (SIBO) and Twelve Groups of Related Diseases—Current State of Knowledge, Biomedicines, 4, 17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