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2025 諾貝爾醫學獎

得獎者:坂口志文(Shimon Sakaguchi)+Mary E. Brunkow+Fred Ramsdell

主題:「發現周邊免疫耐受性(Peripheral immune tolerance)的分子與細胞機制」

一、重新定義免疫耐受性機制

以往科學界認為免疫耐受性主要來自中央耐受性(Central tolerance),即在胸腺中清除可能攻擊自身的免疫細胞。
三位得主的研究顯示:

👉 免疫系統存在另一套調控機制——周邊免疫耐受性(Peripheral tolerance),負責在外周監控與抑制免疫細胞對自身組織的攻擊。
👉 這一發現徹底改變了對免疫自我調控的理解,開創了新的研究領域。

二、關鍵發現 ①:調節性 T 細胞(Tregs)

  • 1995 年坂口志文的突破性發現
    識別出一群此前未知的免疫細胞——調節性 T 細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s),被譽為免疫系統的「保安人員」
    ,功能為監測其他免疫細胞抑制對自身組織的攻擊維持免疫耐受的穩定性沒有這群細胞,免疫系統可能會轉而攻擊自己的身體,引發自體免疫疾病。

三、關鍵發現 ②:Foxp3 基因的核心角色

  • Brunkow 與 Ramsdell(2001):發現 Foxp3 基因突變會導致嚴重的自體免疫疾病(如 IPEX)。
  • 坂口志文(2003):證明 Foxp3 基因控制 Tregs 的發育與功能,是維持周邊免疫耐受的「主開關」。

🧬 意義:這是首次將免疫耐受的功能障礙,與具體的基因缺陷直接連結,解釋了許多自體免疫疾病的發生機制。

四、疾病機制的全新理解

過去認為自體免疫疾病是免疫系統「失控」所致;
如今發現
,是調節性 T 細胞功能或發育缺陷(多源於 Foxp3 基因異常)導致周邊免疫耐受崩潰免疫系統不再容忍自身組織發動自體免疫攻擊。

五、臨床應用

這項發現不僅奠定了免疫學的理論基礎,也直接影響臨床策略,包括:

  • 自體免疫疾病(如第 1 型糖尿病、紅斑性狼瘡)的治療新方向
  • 癌症免疫療法中的免疫抑制調節
  • 移植手術的免疫耐受誘導
  • 免疫調控藥物與基因療法的開發

後記

這三位科學家的開創性研究,揭示了免疫系統「自我約束」的關鍵機制,奠定了現代免疫治療與疾病機制理解的新里程碑。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