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肝保健與胃食道逆流(GERD)

 Q  胃酸低下與胃食道逆流

 A    有一個與傳統觀點相反的論述,認為胃食道逆流(GERD)是由於胃酸低下所引起的,並非是

   胃酸過多。這個論述認為,胃酸的分泌會隨年齡增加而減少,而胃食道逆流的發生率也會

   隨年齡增加而上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也多有胃酸低下的情況。

   胃酸的主要工作之一是防止胃以及小腸上部的細菌過度生長,因此胃酸低下會使細菌過度

   生長。當小腸中的細菌過度增生時,會發酵碳水化合物產生氣體(氫氣或甲烷)。氣體會增

   加腹部的壓力使胃中的酸進入食道,形成胃食道逆流剛吃完食物就躺下,暴飲暴食或肥

   胖(腹部脂肪多)也都是腹部壓力增大的原因。

   胃酸低下會導致胰腺分泌不足,使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變差,進一步更惡化腸道環境,使小

   腸細菌增生,加重了胃酸逆流的症狀。

 

 Q  ⼩腸細菌過度⽣⻑(SIBO) 與IBS(腸躁症)

 A  小腸細菌過度生長(SIBO)常見於IBS患者。與結腸相比,小腸中細菌的數量很少。當細菌在

   小腸中過度生長時,會引起IBS症狀。包括:噁心、氣脹、腹瀉、營養不良、減肥、賀爾蒙

   失衡、情緒波動、焦慮、疲勞。

   小腸比結腸更容易暴露於膽汁中。膽汁被分泌到十二指腸,進行脂肪的消化及吸收。當膽

   汁到達結腸時,95%的膽汁酸被重新吸收並送回肝臟進行再循環。

   膽汁在腸道中的主要作用是脂肪/脂質的乳化膽汁分解脂質,讓脂肪消化酶可以更好地進行分解。

   膽汁是兩親性物質,可親水也可親脂,可發揮類似於肥皂的洗滌作用。細菌的細胞膜是雙

   層脂質結構,膽汁的親脂性作用可將小腸中的細菌洗滌使細菌量維持於低水平。而人體細

   胞膜因為有膽汁酸轉運蛋白,所以不會被膽汁損害。優化肝膽功能可預防小腸細菌過度生長 (SIBO)。

   迴腸是小腸中最靠近結腸的部分,結腸是腸道中細菌濃度最高的部位,因此需要一種防止

   細菌從結腸向迴腸運動的方法。當膽汁酸進入迴腸時,會與farnesoid X receptor (FXR)

   受體結合,參與膽汁回收與抗菌肽分泌,阻止所有細菌的生長,包括共生菌,因為共生菌

   比致病菌更容易在迴腸中過度生長。

   鹼性磷酸酶是肝、腸、骨和其他一些器官分泌的一種酶。最近的研究已經確定腸道鹼性磷

   酸酶 (IAP) 是調節腸道的主要參與者。鹼性磷酸酶改變LPS,使其無法被免疫系統識別,

          完成調節發炎反應的任務。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